編號  059 羅芙奧2019春季拍賣會

羅芙奧2019春季拍賣會

藍色抽象結構

喬治.馬修 (法國, 1921 - 2012)

1958年

油彩 畫布

81 x 130 cm

預估價格

TWD 7,000,000-11,000,000

HKD 1,786,000-2,806,000

USD 228,000-358,300

CNY 1,535,000-2,412,000

成交價格

TWD 6,800,000

HKD 1,687,345

USD 215,190

CNY 1,491,228


簽名備註

簽名左下:Mathieu 58

來源: 攝影師甘特.薩克斯收藏,德國 卡爾 & 法珀拍賣,德國慕尼黑,1945年戰後現、當代藝術拍賣,2014年12月4日,編號617 私人收藏,亞洲

+ 概述

在西洋藝術史的時間軸上,二十世紀被視為「抽象藝術」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。藝術家秉持理想,相信藝術不再需依賴,物質世界的表象再現,或是物品於特定文化背景的象徵意義,才能傳達給人們精神層次的感受力。當新世紀到來,宗教、道德的價值被撼動,藝術家迴避前人的創作形式,反向探索單純的色彩與造型,希望藉此尋找一種普遍性的原則,以純粹的形式,表達超越時空、文化,宇宙中深層的精神力連結,與其中運行的秩序。然而,經過兩次世界大戰,人們心中崇高的理想,被虛無與悲愴擊碎。他們重新審視,若不連結主觀意識與曾經發生過的歷史現實,抽象的表現將流於空泛與重複的形制。 此次拍品《藍色抽象結構》完成於1958年,為藝術家喬治.馬修巔峰時期之作。身為戰後抽象藝術的領銜代表,馬修認為身為創作者的三種層次:「表象描繪」、「連結外部世界」與最後的「自我探索」是最具挑戰性而孤獨,卻也是他深以為核心的信念。馬修習以「化身Incarnation」的方式,將歷史人物、事件、抽象概念用藝術語彙去轉換,欣賞其作品時能將思緒暫時抽離現實時空,間接促使思想的不斷進化。 此時的馬修,已確立其標誌性風格。《藍色抽象結構》作品,第一印象是幽藍玄色映入眼簾,中心緩緩而隱隱的漸層,似沉澱下觀者心境,深海波瀾的暗流。中央符號性的抽象結構,像宇宙流下的神祕訊號。青金色線條強而有力,創作過程的飆速,烙印在精準運行的筆觸。可想見藝術家強勁的手勢,上撇、刮除、打圓、滑落,一氣呵成且毫無破綻。作品兩大構成一動一靜的呈現,藝術家奔放豐沛的創作力,濃縮在每一個細節。力量一眼瞬間的呈現,深刻於觀者心頭,使其忘我而不自知。 喬治.馬修生於1921年,其成長與思想養成即是在戰間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。他經歷過法國由盛轉衰,為納粹占領國土,歐洲政權更迭變化的動盪。年輕的馬修,研讀文學、法律與哲學思想,前人偉大的理想深刻在他的心胸,面對社會狀況的現實,更催生他連結歷史智慧與新思潮的創作理念。 1944年至1945年間,他開始嘗試運用動態的手勢,加入繪畫的創作過程。作為在法國身體力行,抵抗幾何抽象形制的第一人,1947年馬修將抽象繪畫,從過往的架構規範中釋放出來,命名新的一系列作品為「抒情抽象」(l'Abstraction Lyrique),並由他本人將此新概念向外推廣。1944年以降,馬修的創作風格,讓連續的暗色流動線條,分布於畫面全幅。觀者的視覺如高空俯視,跟隨線條在不規則的地表無意識行走,又像是顯微鏡下細胞群聚分裂的微型宇宙。 1947年可視為馬修風格蛻變的轉捩點,他發表了「自由即是留白」(La liberté, c'est le vide.)的創作宣言。視覺焦點中心化,線條由內而外幅射狀四射。畫面底色與線條色彩,兩者呈現強烈對比。慷慨激昂四字形容,最能貼切這充滿爆發力及速度感的表現方式。「抒情」原本含蓄溫柔的意涵,在此時應該解釋為抒發熱情與力量。讓凝聚於創作者腦海的強烈意識,瞬間傾乍在畫布象徵的虛擬空間。充滿著激情與音樂性,欣賞者會不自覺隨畫面,試圖模擬藝術家的筆觸路徑。 馬修的獨特風格更被安德烈.馬樂侯(André Malreaux)讚喻為「西方的書法家」(Calligraphe occidental)。1950年藝術界公、私立機構,對他的展覽邀約不斷。創作的起承轉合,經歷也被馬修視為創作的一部分,他開始在大眾面前展演創作的過程,姿態神聖而華麗,宛如宗教儀式。這新穎且帶有表現性的創作概念,使馬修聲名遠播,1952年他第一次創作了大型的兩件作品《向杜倫尼大元帥致敬》(Hommage au Maréchal de Turenne)、《腓力三世之死》(La Mort de Philippe III le Hardi)。1957至1959連續三年,每年在世界各地,舉行九次以上盛況 空前的個人展覽。1957年馬修的版圖推展至亞洲,他於日本東京舉行展覽,並與知名藝評米歇爾.塔皮耶(Michel Tapié)前往大阪和日本當代重要的藝術團體:具體派(Gutai)創辦人―吉原治良(Jiro Yoshihara)等團體成員深度交流,至今更傳為藝術史的代表性篇章。 全球權威性美術館皆收藏馬修的作品,包括:紐約現代美術館、紐約古根漢美術館、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、東京現代美術館等,全球17個國家,近百家的美術館。代表性的個人展覽為1963年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的第一次回顧展,1978年於巴黎大皇宮和2002年巴黎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。即使馬修於2012年逝世,全球畫廊仍不斷為馬修舉行展覽。對比同期藝術家,馬修目前的市場價值被遠遠低估,而他已被寫入歷史的重要性,和作品散發出的高貴氣質,使越來越多藏家將他的作品,納為名家收藏的首要名單。
相關資訊

薈萃國際:現代與當代藝術

羅芙奧2019春季拍賣會

2019/06/01 (六) 下午2:00